2018年9月27-28日由全國輸配電技術協作網主辦、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和中能國研(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智能制造在電力金具應用技術研討會”在青島成功舉辦。
來自中電聯科技開發中心、全國輸配電協作網以及全國各省(市)電力公司從事直流電源運維、檢修的技術、管理人員,高等院校、設計院、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從事直流電源相關的設備制造企業代表等15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中電聯電力評價咨詢院副院長王益烜,中電聯科技開發中心副總工、全國輸配電協作網秘書長韓文德,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組長王景朝,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副組長張宜生以及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金具行業的相關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會議并為大會致辭。與會專家深入研究研討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生產裝備對電力金具設計、制造加工工藝和運行維護的影響與改變。
27日,科捷機器人副總經理徐鵬和高級工程師王凱出席研討會,并發表題為《面向機械制造行業的AGV配送與智能生產物流》、《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研發與應用》演講。兩位技術專家結合科捷機器人在金屬加工與鍛壓、汽車部件、電力儀表等行業領域的智能化生產物流與自動化立體倉儲的應用案例,深入淺出的分享了從需求分析、方案規劃、容器標準化、機器人裝備選型、信息系統架構設計、模塊化接口等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助推智能制造技術在金具等電力行業的應用。
28日,80多位電力金具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蒞臨科捷機器人產業園參觀交流。董事長陶喜冰、副總經理杜銀明向來訪客人詳細的介紹產業園發展的基本情況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并結合公司現場的典型機器人設備以及近年來的行業的應用案例與客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近年來,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以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為代表的新一輪變革正在深刻影響傳統產業發展,國內電工裝備制造業不斷在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傳統制造業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實質性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但傳統制造業跟不上高效發展的時代步伐,勞動生產率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管理水平低下,服務方式落后以及外部市場的競爭壓力。
科捷機器人為汽車零部件、3C、木工、熱沖壓等傳統行業提供了眾多工業4.0系統解決方案。這些行業的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是公司貫徹新舊動能轉換的強有力的體現,是公司通過智能制造助力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表現。公司重點瞄準了這幾個行業主流的生產工序及工藝改進,不僅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大量人工,更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及工藝性,為傳統制造業企業提供平臺和裝備支持。在典型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中,除了機器人單機產品外,公司還為客戶打造的“鐵三角”模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發揮軟件、機器人系統/方案、物流鐵三角運作模式的優勢,顛覆了原有的運營模式,硬件、軟件雙輪驅動,實現企業內部工藝的升級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為客戶打造工業4.0解決方案,為傳統制造業提供新動能,助力企業打造智能工廠,從而助推中國智造。